首頁 小鸕鶿屬 Microcarbo 鸕鶿屬 Phalacrocorax

 美洲鸕鶿 Phalacrocorax brasilianus

向上
帝國鸕鶿 Phalacrocorax atriceps
角鸕鶿 Phalacrocorax auritus
美洲鸕鶿 Phalacrocorax brasilianus
普通鸕鶿 P. carbo
丹氏鸕鶿  Phalacrocorax capillatus
海鸕鶿 Phalacrocorax pelagicus

 

美洲鸕鶿

(拉丁學名:Phalacrocorax brasilianus,英文名稱:Neotropic Cormorant),屬鵜形目、鸕鶿科、鸕鶿屬,又名斑翅鸕鶿。分佈於北美地區。全身黑色羽毛,喉和頸內側棕色,黑腿腳,一雙深藍色眼睛,黃喙。

中文學名:美洲鸕鶿

拉丁學名:Phalacrocorax brasilianus

英文俗名:Neotropic Cormorant

命名作者:Gmelin, JF, 1789

中文目名:鰹鳥目( Suliformes )

中文科名:鸕鶿科( Phalacrocoracidae )

中文屬名:鸕鶿屬( Phalacrocorax )

繁殖區:拉丁美洲 :廣泛分佈,also s U南美洲

世界自然保護聯盟(IUCN)

紅色名錄保護級別:無危物種

Least Concern(LC)

受威脅程度較低,保護現狀比較安全

主要羽色:黑色

外形特徵

美洲鸕鶿的圖片

美洲鸕鶿 美洲鸕鶿

美洲鸕鶿體長64cm,翼展寬100 cm,重1-1.5 kg 。全身黑色羽毛,喉和頸內側棕色,黑腿腳,一雙深藍色眼睛,黃喙。

鳥嘴強而長,上嘴兩側有溝,嘴端有鉤,適於啄魚;下嘴基部有喉囊;鼻孔小,在成鳥完全隱閉;眼先裸出;頸細長;兩翅長度適中,缺第五枚次級飛羽;尾圓而硬直,有12—14枚尾羽;腳位於體的後部;跗蹠短而無羽;趾扁,後趾長,有蹼相連。潛水後羽毛濕透,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乾後才能飛翔。

地理分佈

美洲鸕鶿 美洲鸕鶿

分佈於北美地區(包括美國、加拿大、格陵蘭、百慕大群島、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),中美洲(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,包括危地馬拉、伯里茲、洪都拉斯薩爾瓦多、尼加拉瓜、哥斯達黎加、巴拿馬、巴哈馬、古巴、海地、牙買加、多米尼加、安提瓜和巴布達、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、聖盧西亞、巴巴多斯、格林納達、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),南美洲(包括哥倫比亞、委內瑞拉、圭亞那、蘇里南、厄瓜多爾、秘魯、玻利維亞、巴拉圭、巴西、智利、阿根廷、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(也稱福克蘭群島))

生活習性

美洲鸕鶿 美洲鸕鶿

美洲鸕鶿於潛水,能在水中以長而鉤的嘴捕魚。平時棲息於河川和湖沼中,也常低飛,掠過水面。飛時頸和腳均伸直。夏季在近水的高樹上營巢。性不甚畏人。常在海邊、湖濱、淡水中間活動。棲止時,在石頭或樹樁上久立不動。飛行力很強。除遷徙時期外,一般不離開水域。主要食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。它們在捕獵的時候,腦袋扎在水里追踪獵物。其翅膀已經進化到可以幫助划水。因此,在海草叢生的水域主要用腳蹼游水,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的水域,它們就腳蹼和翅膀並用。在能見度低的水里,往往採用偷偷靠近獵物的方式到達獵物身邊時,突然伸長脖子用嘴發出致命一擊。這樣,無論多麼靈活的獵物也絕難逃脫。在昏暗的水下,鸕鶿一般看不清獵物。因此,它們藉助敏銳的聽覺捕捉獵物。捕到獵物後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嚥。

生長繁殖

美洲鸕鶿兩性共同營巢,巢用樹枝及海藻或水草等築成,置於海濱或溪河沿岸的岩石上或蘆葦間。輪流孵卵。4月中旬開始產卵,孵28天左右出雛。

雙親都參加撫育雛鳥工作,餵雛的方法是把魚貯藏於粗大的食管內,在餵食時,親鳥張開嘴,雛鳥伸嘴入親鳥的咽部,在親鳥的口腔內啄食半消化的魚肉。餵水時,親鳥將取來的淡水從嘴噴出,注入雛鳥嘴裡。雛屬晚成性。

本文《美洲鸕鶿的外形特徵、地理分佈、生活習性、生長繁殖》轉載於互聯網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被閱讀10次。您可以點擊以獲取更多相關的知識。

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,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您可以自由地閱讀、參考,或批判或贊同本文觀點,但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aiven.com/q/18/218/173778.html

2019-01-04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